河馬有多危險?連糞便都很致命,尼羅鱷的「死亡翻滾」對其沒用

如果你動物園去參觀,要提防一種食草動物對你 突然發起「糞便」攻擊,大家知道這種排便神似「機關槍掃射」的動物是誰嗎?

沒錯,正是河馬,這家伙不僅放屁驚天動地,排便的時候也是「天女散花」。

那麼,河馬都有哪些絕活?這種動物的繁衍歷史有多久?河馬的咬合力真的很強悍嗎?為什麼說野生河馬種群的現狀岌岌可危?

河馬究竟有多危險?尼羅鱷的「死亡翻滾」都對它沒用嗎?為什麼河馬連糞便都很致命?

「危險」的河馬

之所以說在動物園參觀的時候要 提防河馬,是因為這家伙 在過去已經讓不少游客「遭難」了。

不僅如此,有時候大家在看人們給河馬投喂西瓜的時候都會被震驚到,會發現它的大嘴竟然能吞進整個西瓜然后嚼碎,不愧是陸地第一大嘴獸。

河馬是西瓜殺手

不少人都覺得,這家伙不管是從體型還是習性上來說,簡直就和「馬」毫無關系,這神似一座山的身軀,應該被叫成「河豬」才對。

事實上,河馬的繁衍歷史非常久,早在5500萬年以前,他們就存在了。

并且大家可能不知道, 河馬其實和鯨魚是親戚

通過化石研究發現河馬鯨魚是近親

分類學家表示,河馬與鯨魚有著同一個半水生的祖先,并于6000萬年前從奇蹄目動物中分化出來,開始在海洋里生活。直到500萬年前,河馬再次分化,重新回到陸地上,成為現在的樣子。

不過回到陸地上的河馬雖然能「水陸兩棲」,但是它是不會游泳的。

沒錯,當你看到河馬在水中移動的時候,其實它是在賣力地用著「小短腿」沿著河流底部潛行。

河馬的肩高在1.5米左右, 體重在1300公斤到3200公斤之間不等,這個身高和體重之間的差距就使得河馬看起來又矮又胖,遠看就像一個橢圓的大酒桶一樣。

并且這家伙的腿還特別的短,讓人感覺它走路的時候肚子都快拖到地上了。

肥頭大肚的河馬

不過,外貌并不能說明什麼, 因為河馬的真實實力很強

在動物咬合力的比拼當中,上榜的基本都是出名的食肉動物,比如北極熊、大白鯊、獅子和老虎之類的。

可這之中卻出現了河馬,并且排名還比較靠前,經過估計, 當河馬用力咬的時候,咬合力甚至能達到825千克。

并且這家伙不僅體格大,牙齒更大,其下犬齒的長度在50厘米到60厘米左右,重量在2公斤到5公斤之間。

看看這「血盆大口」

這種能夠150°張開的大嘴,再加上又粗又長的下犬齒,使得河馬看起來就和傳統的食草動物不相像。

而事實上,它確實不怎麼溫順, 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暴躁

河馬的領地意識是非常強,如果你不進入它領地之中的話,它是不會主動攻擊你的

捍衛領地的公河馬

但是當你進入它的領地,比如不少漁夫駕駛著漁船進入之后,暴躁的河馬有時候甚至會試圖拖拽著將船弄沉。

當然,河馬也算得上是一視同仁了,不光對貿然進入的人類「齜牙咧嘴」,對其他的生物也是張開大嘴試圖攻擊。

比如 尼羅鱷這種和河馬一同生活在水草豐盛區域的「食肉動物」,其絕招「死亡翻滾」卻對河馬沒什麼作用

尼羅鱷是非洲特有的鱷魚

那麼,河馬和尼羅鱷之間到底有沒有發生過「戰爭」?

河馬和尼羅鱷

首先咱們來說說尼羅鱷, 這家伙可是非洲大陸上最大的鱷魚,《動物世界》當中的常客。

攝影師經常會捕捉到尼羅鱷捕殺斑馬、角馬或者羚羊的視訊,并且它們有時還會襲擊人類。

尼羅鱷捕殺畫面

實際上, 河馬和尼羅鱷之間的領地經常會出現交叉重疊的情況

按道理,這種什麼都愛吃的食肉動物,怎麼會放棄河馬這種送上門來的小短腿,可事實上,尼羅鱷確實拿成年河馬沒什麼辦法,就連「死亡翻滾」都不起作用。

死亡翻滾指的是當尼羅鱷把獵物拖拽入水之后,就會開始「打滾」,讓獵物死亡得更快。

并且 尼羅鱷的咬合力也非常的強悍,能達到2268公斤,更重要的是它的牙齒非常的鋒利,可以輕松地穿過大部分動物的身體。

這大嘴也不是白長的

可是,這麼強的尼羅鱷為什麼不是河馬的對手呢?

實際上, 尼羅鱷有時還是會捕食河馬的幼崽的,畢竟小河馬確實不是它的對手。

小河馬毫無還手之力

但是面對成年的河馬,尼羅鱷卻是鮮少去招惹,因為就算尼羅鱷的咬合力強,可是 河馬的皮卻太光滑了讓其無從下嘴,并且其大汗腺會分泌特殊的汗酸

這些汗酸最初是用來「防曬」的,但是分泌之后的河馬皮膚就像是抹了「身體乳」,哪怕是尼羅鱷來咬都要「打滑」,而且河馬的皮還非常厚,很難被咬穿。

更重要的是,咱們在前文說了 河馬看起來就像是個巨大的酒桶,這種情況估計使得尼羅鱷也在糾結到底從哪里下口比較合適。

河馬皮膚表面有一層粘液

再者,尼羅鱷的平均體長在3.7米左右,體重在225公斤到1000公斤之間,這和隨便就能長到1300公斤以上的河馬相比,確實是有些「小」了。

因此,尼羅鱷也明白這家伙不好招惹,所以 基本上不會對成年的河馬「動嘴」,但還是會獵食小河馬,不過往往也會被河馬驅逐。

就這樣,尼羅鱷和河馬之間大部分時候維持著「表面上的和平」,不僅會偶爾一起在岸邊曬太陽, 有些頑皮的小鱷魚還會爬到河馬的背上休息

似乎很和諧的畫面

當然,有時候也要被暴躁的河馬張開大嘴咬一口,不過鱷魚的皮更堅硬,因此一般也都是相安無事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尼羅鱷的體型再大一些,那麼河馬依舊不是這種食肉動物的對手。

所以現在這兩種生物的相對和諧, 只不過是因為它們兩都明白,自己奈何不了對方而已,這其實是一種「無奈的妥協」

不過,不知道尼羅鱷對于 河馬在水中「隨地排便」的行為怎麼看,估計意見還是挺大的。

作為吃得多拉得更多的典型,河馬應該是鮮少會便秘的,這種在水中排便的行為對河馬本身確實沒什麼影響,但是有時卻會對河中的其他生物造成威脅,因此才說河馬連糞便都很致命。

河馬糞便對于水中動物來說是致命的存在

原來,當河馬糞便太多的時候,不僅會使得河水的氧氣變少,讓許多魚窒息而死。

還會 讓河水中的甲烷濃度超標,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「爆炸」發生。

可見, 那些和河馬一起生活的魚類日子過得確實有些艱難,單是想想要在河馬的「糞水」中呼吸,就感覺要窒息了

不少水中動物應該都想逃離和河馬一起居住的地方吧

當然,許多生物學家認為我們要像「山一樣思考」,即面對自然現象不要只站在某一種生物的角度去考慮,而是要站在整個環境。

所以,生物學家肯尼亞·恩基多河認為, 河馬的排泄反而能使得水陸生態系統之間的能量發生交換

不論如何,河馬確實是一種 危險而又神奇的動物。

可不幸的是, 目前野生河馬種群的數量正在瘋狂減少,而對此人類難辭其咎

龐然大物也逃不過被人類獵殺的處境

河馬的現狀岌岌可危

大家都知道, 人類會將獵槍對準野生動物,來謀取利益

不論是大象還是犀牛,這些生物都因為「 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」的原因被偷獵者大肆捕殺,而河馬也逃不過。

尤其是在人們意識到象牙交易的惡劣影響之后,無法像從前那樣捕殺大象的偷獵者,便將目光轉移到了河馬的身上。

停止獵殺 保護動物

如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維龍加國家公園,過去曾有3萬只河馬棲息其中,河馬種群數量一度居非洲各國家公園之首。但據統計,短短20年內,這一數量便急劇下降,如今只剩下1500只了。

雖然不少人對于河馬這種生物的評價往往是「又丑又兇」,但是我們確實不該對這種生物痛下殺手。

作為食草動物當中比較厲害的典型,河馬估計也沒想到,自己的牙有朝一日會變成「象牙」的替代品。

在面對尼羅鱷的時候它都絲毫不虛,可是 卻頻頻倒在人類的獵槍之下
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