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戰各國的黑科技,奇葩武器誰更勝一籌,日本最奇葩德國最超前?
二戰中各國的奇葩武器你絕對想不到,需要戴上防毒面具的反坦克火箭筒,粘不住坦克的粘性手榴彈,運動速度太慢的遙控戰車,還有萌萌噠的機動小摩托,這些都是二戰時期,各國為了對抗敵人,而研發的奇葩搞怪的武器裝備。其中德國的軍事能力很「超前」,日本的武器最奇葩,看完之后,大家覺得哪款武器最雞肋呢?今天就帶大家領略一下,二戰期間各國的軍事武器。
二戰德國的奇葩武器
雞肋的德軍武器
在二戰期間,德國的軍事技術可謂是位居世界前列,雖然德國的軍事能力很超前,但制造的武器依然很奇葩搞怪。
比如這款,需要戴上防毒面具的反坦克火箭筒。在1942年的北非戰場上,美軍第一次使用了反坦克的裝備,這款M1型反坦克火箭筒,初入北非戰場便大獲全勝。
后來德國知道了此事表示很不服氣,畢竟當時的德國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,于是在1943年,一款代號「 坦克殺手」的,反坦克火箭筒應用而生。
一貫注重火力的德軍,將火箭筒的口徑增大了28毫米,然而過大的口徑和技術的不完善,常常會讓 火箭彈在發射后,其冒出的尾煙很容易灼傷射手的面部。
德國坦克殺手
導致每次發射前,德軍的士兵們必須要戴上防毒面具,來保護自己的面部,這一問題直到在火箭筒上,加裝了防護盾才得以解決。
而為了對付厲害的坦克,德軍還發明了一種可遙控的戰車,可以說這就是遙控汽車的鼻祖,為了不靠近目標就能擊中坦克,德軍可以說是煞費苦心。
竟然研發出了一款,名為 哥利亞遙控炸彈的遙控汽車,這款炸彈汽車,看起來就像一款微型的小坦克,但別看它小,卻能搭載100多公斤的炸藥,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小,但最具有殺傷力的坦克了。
不得不佩服德國人的腦洞,而這種遙控坦克,也確實在戰場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。 攜帶這炸藥駛入敵軍的雷區然后引爆,還能幫助快速排雷。
哥利亞遙控炸彈
在東線與盟軍對峙中,德軍的這款哥利亞遙控炸彈,便發揮了不小的作用,后來德軍還開足馬力,生產了7000輛這樣的遙控戰車。
因其超強的機動性,還被敵軍人送外號 「游蕩的臭蟲」,但這款遙控戰車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,就是在操控時需要連接三根電纜,而且因為技術不成熟,遙控戰車的行進速度非常緩慢,工作狀態也很不穩定,最終便被德軍拋棄了。
除此之外,德軍還發明了一種 跳雷,這種埋在地下的地雷,殺傷力并沒有那麼大,也就是說這款地雷并不致命,但在觸發之后卻能將敵人甩出去很遠,讓敵人失去戰斗能力。
在這款地雷中 裝置了300多顆鋼珠,而且只要輕微的觸碰就能觸發機關,地雷將從地下瞬間彈射而起,然后將內設的鋼珠和金屬片發射出去。
德軍研發的跳雷
因其工作原理,在東線戰場上也被稱為「青蛙雷」。為了在戰場上取勝,德軍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,腦洞大開的研制出了這麼多奇葩的武器。
然而德軍的武器還夠不上是奇葩,看看日本人研制的另類武器,不禁讓人嘖嘖稱奇。
拿人當制導部件的武器,還險些戰勝美國,日本的這些奇葩武器,真是讓人大開眼界。兵法有云:兵者詭道也,用兵之道在于出其不意千變萬化。
比如兩人約定好了要比試拳腳,但其中有一人卻掏出了槍, 生活中我們說他是「小人」,但在戰場上卻稱其為「軍事家」,而日本人就是這樣的存在,為了取勝,日本人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,比如這款氣球炸彈,就堪稱是險些日本戰勝美國的奇葩武器。
氣球炸彈
日本另類奇葩武器
1944年的太平洋戰場上,日本摸了老虎尾巴,偷襲了美軍的軍事重地珍珠港之后,便遭到了美軍的瘋狂報復。
但日本的軍事實力遠遠不如美軍,在之后的對抗中便一直處于下風,被美軍打得節節敗退,為了扭轉頹勢,腦洞大開的日本人,竟然想到 利用氣象學的知識,打算通過太平洋上的西風帶高空氣流,將掛著炸彈的數百個氫氣球,送到美國的本土上空。
想通過這樣的方式,來達到轟炸美國本土的目的,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智慧,只能說人被逼急的時候,真是什麼奇葩的想法都能冒出來。
而這種 使用氣象條件進行攻擊的方式,也是二戰中唯一有人這麼做的,那日本人的氣球炸彈,其效果究竟如何呢?
日本氣球炸彈,僅炸死美軍6人
在整個二戰期間,日本投擲了大約9000多個這樣的氣球,因其雷達無法捕捉到這些熱氣球的存在,因此在起初的幾個月里,美國人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。
還真是一款十分奇葩又不同尋常的武器,日本人在 氫氣球的底部按上炸彈,然后通過計時器的方法計算好時間,在72小時后,氣球已經飛抵到了美國上空,而且炸彈也會自動落下。說日本的這款氣球炸彈,是一種洲際武器都不為過。
而這也不算奇葩的,日本在二戰期間,還曾發明過一種奇葩魚雷,說它奇葩是因為這款魚雷, 每發射一枚就會犧牲一名日軍,沒錯這款自盡式武器是需要人為操作的。
直到二戰結束后,日本共生產出名為 「回天」的魚雷共400多枚,其中接受了人工操作魚雷訓練的,有1300多人,而只有87人是真正駕駛著「回天」出擊作戰的,可想而知,這 87人也全部戰死。
回天魚雷
這種 拿人當制導部件的武器,除了浪費了年輕又寶貴的生命外,可以說是一無是處,這也會日本的奇葩所在。
當時為了提高魚雷的命中率,為了能多擊沉幾艘美軍的艦艇,日本竟想出了如此不人道的方式,可悲又可笑的是,該項目的發起者黑木博司,就是死于人工操作魚雷的訓練當中。
因為技術受限,即便是用來應急,這款武器也有諸多的缺點,比如魚雷的彈殼體, 只能承受水下80米的壓強,一旦遇到反潛攻擊,日本的這款魚雷就將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。喜歡用火力制勝的美軍,只要對其發起攻擊就會將其一鍋端。
而除此之外,二戰期間的美軍和英軍,也發明了很多奇葩的武器,和日本相比甚至不遑多讓。
需人工操作的魚雷
傷敵100自損1000,美軍的這款武器著實令人看不懂,這種小型的核彈裝置,因為發射距離太近,只要士兵發射后就會跟著當場陣亡。而英軍的這款粘性手榴彈,本以為能有效摧毀敵軍的坦克,卻沒想到,根本粘不到敵軍的坦克上不說,稍不注意還會死死的粘在自己身上,最終自己人隨著手榴彈一起陣亡。
美軍VS英軍
當年美軍為了應對裝甲部隊,決定發明一種小型的核彈裝置,但因為技術不精,這款武器成了奇葩的存在。
首先是這款核彈的 射程上限只有4公里,基本上發射的士兵一旦發射,就會跟著當場陣亡。可即便如此,這款武器依然是當時美軍陸軍部隊,機動作戰能力的代表性武器。
核彈
而除了核打擊消滅對手外,這款武器還有一個制敵的手段,那就是通過其爆炸后產生的強烈輻射,來限制對方的機動性。
核彈只要爆炸成功,被輻射的范圍在48小時之內,都沒辦法通過,這樣的方法似乎還確實有些用處,但因為命中的準確率并不高,誤差也很大,作戰的效果也并不理想,很快便不再被美軍使用。
而英軍的這款手榴彈,可以說和美軍的核彈有異曲同工之處,因為其對自身造成的傷害也十分嚴重。
為了對付厲害的坦克,英軍想出了一個辦法,就是 將手榴彈的表面,裹上具有強粘性的布料,只要敵軍的坦克經過,就快速將其黏在坦克上,就能給予敵軍致命一擊。
粘性手榴彈
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,英軍的想法雖然聽起來十分有效,但在實操過程中,卻發現了很多問題。
彼此這款手榴彈根本粘不住坦克,這是怎麼回事呢?原來在戰場上的坦克,其 坦克的機身上會經常覆蓋一層灰塵。
所以粘性手榴彈,在粘到灰塵后便不能牢牢粘在坦克上了,再加上如果操作不當,還很容易黏到自己士兵的衣服上,一旦黏上又很難拔掉,不少英軍便因此丟掉了性命,可以說是有夠奇葩。
除此之外,為了增強英軍的機動性,英軍還發明了一種,傘兵可以 攜帶的小型摩托車,這款摩托車 只有32公斤重,而且可以折疊收納。
英軍的小型摩托車
從拼裝到打著摩托車,只需要11秒的時間,這樣在傘兵落地后,就可以讓傘兵秒變陸地上最快飛行軍,就能大大提高士兵們的行軍速度。
看到這麼一款 迷你萌萌噠的摩托車,試問有誰不心動想要一臺呢?對于二戰期間各國的奇葩武器,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?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