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期講了斯賓塞連珠槍,這是杠桿步槍發展早期出現的一個分支,但因為它的擊發裝置過于原始,無法在杠桿轉動時自動壓倒擊錘待擊,所以沒有發展下去。今天我們回到杠桿連珠槍的發展主線上,將杠桿連珠槍的技術發展軌跡再往前推一步,介紹一款更新的杠桿槍——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。
改進的「黃色男孩」
在介紹亨利M1860杠桿步槍時彩云講到,在亨利與溫徹斯特鬧矛盾離開紐黑文公司之后,新任工程師納爾遜·金(Nelson King)對亨利M1860進行了改進,增加護木,在機匣側面增加裝填口,改進后的型號叫亨利M1866,在紐黑文公司改組為溫徹斯特連珠武器公司之后,亨利M1866也更名為溫徹斯特M1866,這是溫徹斯特杠桿連珠槍的第一個型號,因為其黃銅機匣,得到了yellowboy,黃色男孩的綽號。
溫徹斯特M1866「黃色男孩」
溫徹斯特M1866「黃色男孩」
溫徹斯特M1866「黃色男孩」的改進已經比較成功了,解決了亨利M1860的幾個主要缺陷,但它還不是很理想,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彈藥:溫徹斯特M1866發射的還是.44亨利邊緣發火彈(.44 Henry Rimfire),這種槍彈初速低,彈道彎曲,威力有限,有效射程不超過200碼;邊緣發火彈殼底緣部分的銅殼勢必很薄,因為如果彈殼很厚實,擊針就無法打扁底緣點燃發火藥,很薄的銅殼又限制了膛壓提升,槍彈威力的天花板就很難突破,要改良,就得使用中心發火槍彈。
但要改用威力更大,膛壓更高的中心發火槍彈,溫徹斯特M1866的黃銅機匣又成了障礙:黃銅材質較軟,加工容易,可因為太軟,承壓能力就差,要讓機匣能承受中心發火槍彈更高的膛壓就不能用黃銅,得改用鋼機匣。于是在1873年,溫徹斯特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,使用鋼機匣的杠桿連珠槍,這就是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。
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
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
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
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
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本質上就是鋼機匣版的M1866,兩者的整體布局以及杠桿驅動槍機的具體方式都極其相似,杠桿通過一個肘節帶動槍機前后運動,向下轉動杠桿,肘節蜷曲,槍機向后拉,同時托彈板抬起,把槍管下管狀彈倉里首發彈抬到槍管后方;向上合攏杠桿,肘節伸直,槍機向前推,把托彈板上那發槍彈推進槍膛,同時托彈板下降;擊發時,膛壓靠肘節伸直后的「死點」閉鎖。
溫徹斯特M1873與M1866機匣對比,一個是鋼,一個是黃銅。
切開展示的溫徹斯特M1873,閉鎖狀態時肘節伸直,槍機位于前方位置,托彈板在下方位置。
開鎖狀態時杠桿向下轉動,肘節蜷曲,槍機被向后拉并壓倒擊錘待擊,托彈板抬起,送次發彈到槍膛后方。
如果還是覺得腦仁疼,那就看這個動圖,這下基本上一看就懂了。
.44-40WCF彈
溫徹斯特公司配合鋼制機匣M1873一并推出的是一種比.44亨利邊緣發火彈威力更大的中心發火槍彈,在溫徹斯特公司產品目錄上叫.44英寸溫徹斯特中心發火彈(.44 WCF),一般也叫做.44-40彈。這里的.44指的是.44英寸口徑(這是彈殼口直徑,彈頭實際直徑為0.427英寸),40指的是該彈裝藥量為40格令(2.6g)黑火藥,由于最初生產的商業彈采用200格令(13g)平頭裸鉛彈頭,所以有時候也寫作.44-40-200步槍彈,即.44英寸口徑、40格令黑火藥、彈頭重200格令的槍彈。
.44-40彈
以最初生產的,搭配200格令平頭裸鉛彈頭的.44-40彈為例,初速達到379m/s,槍口動能提高到933J,明顯優于.44亨利邊緣發火彈(初速343m/s,槍口動能770J),這得益于該彈有一個輕微收口帶錐度,長度33.3mm,容積較大的黃銅凸緣彈殼,能裝更多火藥,又是中心發火,彈殼底部更加厚實,承壓能力更高,火藥裝填密度也較大。
.44-40彈(右)與.44亨利彈(中)對比,前者為中心發火,彈底更厚實,左側是作為對比的.44特種轉輪手槍彈。
.44-40彈威力適中,尺寸適中,非常適合裝在管狀彈倉里,因此成了當時最流行的杠桿步槍彈。該彈不但能當步槍彈,也能當手槍彈,例如著名的柯爾特1873陸軍單動型轉輪手槍(Colt SAA)有一個型號叫「邊境六響型」,Frontier Six-Shooter,就是.44-40口徑,這樣騎馬闖西部的槍手可以帶兩支槍——杠桿步槍和轉輪手槍,而且這兩種槍都通用.44-40彈,這讓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和.44-40彈在西部拓荒時代非常流行,分別成為 Gun that Won the West,「贏得了西部的槍」和Cartridge that Won the West,「贏得了西部的彈」。
共用.44-40彈的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和柯爾特「邊境六響型」
除了.44-40彈,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較晚的產品還有.38-40和.32-20口徑,前者是在.44-40彈基礎上繼續收小口徑研制的,初速比.44-40彈略高,后者是一種全新研制的小型步槍彈。這兩種彈同樣可在步槍、手槍上通用,比如柯爾特公司早期多款雙動轉輪手槍就有.32-20口徑。
從左到右:.44-40彈、.38-40彈、.32-20彈和.25-20彈。
溫徹斯特M1873衍生型號
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從1873年一直生產到1919年,各種型號總產量達到720,496支,根據機匣結構的細微差異分為第1型、第2型和第3型,根據槍管長度不同可分為卡賓槍型(槍管長508mm)、步槍型(槍管長610mm)和火槍型(槍管長762mm),其中卡賓槍型和步槍型生產數量最多,最長的火槍型產量最少。
從上到下:卡賓槍型、裝手槍式握把的步槍型、原裝槍托的步槍型和火槍型。
為擴大M1873杠桿步槍的影響力,進一步挖掘溢價空間,溫徹斯特公司像今天的某些汽車品牌一樣,將很多「高端配置」另外加價,搞出「限量款」、「豪華款」、「旗艦款」,溫徹斯特公司的名堂叫「千里挑一」和「百里挑一」,是1875年推出的。
所謂「千里挑一」是號稱在量產產品中選用精度最好的槍管,搭配可調式扳機和精心打磨的金屬零件裝配的高端限量款,在槍管頂端有「One of One Thousand「銘文。「千里挑一」在當時的售價高達100美元,是普通型的3倍以上,按照匯率計算相當于今天2300美元。稍次一點的「百里挑一」槍管精度和零件加工精細程度要稍遜于「千里挑一」,但也優于普通型,售價要在普通型基礎上加20美元。
一把溫徹斯特M1873「千里挑一」,槍管頂部有One of One Thousand銘文。
溫徹斯特公司「千里挑一」和「百里挑一」的營銷創意貌似不錯,但和很多自以為是的營銷一樣起到了反作用,用戶就有一種被坑騙的感覺:你丫明明可以把槍做得更好更準,非要生產普通的糙槍,把更好更準的槍加價,甚至翻幾倍價賣,你這不是坑人嗎?于是到1877年,「千里挑一」、「百里挑一」的營銷被放棄了,「千里挑一」版M1873一共只生產了136支,「百里挑一」版更是僅生產了8支。
溫徹斯特M1873的后續影響
溫徹斯特M1873解決了M1866槍彈威力不足的缺陷,改用中心發火槍彈,將杠桿步槍的技術再往前推了一步,其威力又適合作戰和狩獵,一槍多能,還恰逢美國西部拓荒時代,成為美國西部時代的一張名片,「贏得了西部的槍」,是美利堅精神的象征,因此成為溫徹斯特公司最為成功的產品之一。
1950年,導演安東尼·曼(Anthony Mann)執導,影星詹姆斯·斯圖爾特(James Stewart)主演了一部西部題材影片《Winchester ‘73》,又狠狠帶了一把溫徹斯特M1873。為了給電影做廣告,制片方發起了一場「尋找‘千里挑一’步槍」的活動,通過在體育和槍械雜志上刊登廣告,在槍店張貼海報等方式高強度營銷,號召人們尋找當年生產的「千里挑一」版M1873,最后居然還真找到了23把「千里挑一」,把這種限量款步槍的價格炒上了天。
《Winchester ‘73》電影海報
如今原版的溫徹斯特M1873早已停產,但意大利Uberti公司和日本彌勒株式會社還在生產復刻版的M1873,與原版槍相比復刻版的口徑更多,特別是增加了現代轉輪手槍常見的.357Mag和.38SPL口徑,這讓今天的杠桿步槍愛好者感到很方便,而且隨著牛仔射擊運動(穿西部牛仔時代的服裝打霰彈槍、杠桿步槍和單動轉輪手槍的射擊比賽)的興起,這些復刻版M1873又有了用武之地,成為非常常見的牛仔射擊比賽用槍。
牛仔射擊比賽中的現代復刻版溫徹斯特M1873杠桿步槍
—完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