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翅膀卻能飛?金華蛇已經成功掌握空氣動力學
飛起來,一直都是人類的夢想之一。在著名的《逍遙游》之中,莊子明寫鯤鵬、大鵬,實際上是闡述自己的逍遙世外之志。天上飛行的鳥兒,似乎有無盡的自由,想去哪兒就去哪兒。
因此,飛行一直都是人類的最高理想之一。
如果你是一個生活在公元前的人,某日外出的時候,你突然看到了天空中出現了一道細長的影子。這道影子沒有翅膀,卻能夠在天空中筆直而過,似乎就跟那些長著翅膀的鳥兒一樣,自由自在。
這個時候,你會想到什麼?這是什麼神秘生物?為什麼沒有翅膀卻能夠飛起來?你是否會將其奉為神明?
在現實生活中,這種生物是真實存在的。這是一種特殊的蛇,民間成為飛蛇。其正式的學術名稱,則為金花蛇。
這種蛇沒有翅膀,就跟常見的蛇一樣,身體細長,沒有四肢。但是,這種蛇卻可以騰空而起,滑行一段距離方才落地。
想一想,什麼樣的生物可以騰空而起,然后在天空飛行?這只有龍才可以做到啊。能夠做到這點,即使不是龍,那多半也是龍的近親。
因此,在古人的眼里,這種蛇簡直就是神蛇,是可以當作神明來供奉的。
但是,在現代,我們可以通過科學技術,來解釋這種蛇的飛行原理。這位飛行大師的用到的技巧,讓我們人類深深感嘆。
神秘的金花蛇
金花蛇的數量并不多,目前發現金花蛇的地方,集中在東南亞和我國的濕熱地區。這種蛇具有微弱的毒性,大概能長到一米多長,算是一種中型蛇。
根據資料,這種蛇在我國境內發現的數量不足十條。人類的活動對其造成了巨大影響。在東南亞地區發現的數量稍微多一點,但是也極其稀少。
因此,讀者朋友們得注意了,如果看見了這種蛇,最好不要產生什麼捉捕的想法。
首先,這種蛇的毒性雖然不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巨大影響,但是讓人難受一陣子還是可以做到的。
其次,這種蛇是重點保護動物。隨便去抓,是要坐牢的。
言歸正題。一般人們看見這種蛇的時候,都是在大白天。這種蛇會筆直爬上樹干、巖壁,然后一躍而起,以一種S形的結構,飛向自己的目的地。有的時候,還會在空中變換姿態。
金花蛇之所以能夠飛起來,正是運用到了空氣動力學的原理,可以說,金花蛇是一種將空氣動力學運用到了極致的動物。
要解釋其飛行原理,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空氣動力學。
惠及萬世的空氣動力學
人類最早開始研究空氣動力學,起源于17世紀。牛頓、歐拉等人都為解釋空氣動力學做出了巨大貢獻。這是一門極其常見,但是又極其精妙的學問。
日常生活中,你折一架紙飛機,用彈弓打鳥都會用到這麼學問。飛機能夠起飛,就是空氣動力學的作用。連F1賽車,都會利用空氣動力學實現提速。
金花蛇雖然不懂人類的學問,但是它們有世世代代傳下來的經驗。
實際上,金花蛇不是在飛,而是在滑行。
在起飛之前,金花蛇會先將自己的身體繃緊,變化成一個S形。然后,騰的一下,蹦的極高。這個行為特別好解釋。
簡單來說,你可以想象一下彈簧蹦起來的原理。 人將力量施加在彈簧上面,然后彈簧緊繃。人在沒有給到彈簧壓力之后,彈簧一下蹦了起來。
同理,金花蛇能夠蹦起來極高,也是運用了這個原理。金花蛇在起飛之前,先是不斷擠壓自己的肌肉,將自己的身體變成S形。接下來的過程,就是利用彈力作為推力,然后將這部分彈性勢能轉化成重力勢能,實現了起飛的過程。
要注意,在準備起飛的時候,金花蛇已經極大改變了自己身體的結構,原本細長,像一根木棍的身體,此時已經變得薄如蟬翼(實際上沒那麼夸張,但確實變得很薄)。
有部分影像資料拍到過金花蛇起飛時候的模樣 ,這個時候的金花蛇,其身體寬度是平時差不多兩倍左右。用一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,就像是一個扁平的橢圓形盤子。
進入空中之后,金花蛇的身體此時已經達到了一種非常平衡的狀態。浮力和自身受到的重力開始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,可以讓其在空中實現短暫的平衡。
平衡重力以后,金花蛇原本儲蓄的重力勢能,開始變化成了動能,受到風的作用力,金花蛇得以向前滑行。
而且,金花蛇還能夠在空中通過擺動身體,讓飛行的軌跡發生變化。雖然改變的不多,但是足以讓金花蛇更加準確地到達目的地。這甚至還符合了彈道學的原理。
可以說,雖然金花蛇不懂飛行的具體理論,但是他們通過與生俱來的本能,成功做到了人類做不到事情。
結語
當一切的原理揭開之后,原本神秘的金花蛇,似乎也沒有那麼多神秘可言了。
人類就是這樣。在遇到自己不能夠想通的事情之時,往往會嘗試用玄學去解釋這樣東西,在這樣東西的外表加上層層神秘的色彩,然后就可以開開心心地將其奉為神跡。
這是人類心理的局限性。科學技術的作用,就是讓我們人類不斷學會新的知識,并且用這些知識來改造我們的生活。如果沒有科學的積累,恐怕我們現在還只能站在地上,癡癡妄想騰空而起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