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90后女孩大橙,跟所有普通人一樣,兢兢業業、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著。
幸運的是,通過自己和老公的努力,在而立之年,奮斗出自己的首房。
對于初得新房的大橙來說,自己要生活很多年的地方,一定要足夠出色。
交房后的客廳
本著交房丑,關我入住后什麼事的心態,大橙在交房后就開始琢磨,四處征集建議,謀劃著怎樣在有限的預算里,裝出自己的夢中情屋。
可由于,本身購買的是精裝房,原本的已經有配置好的基礎裝修, 如果再進行大的拆改,一定會超預算,甚至可能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。
所以,大橙在多方權衡之后, 決定輕硬裝、重布局和軟裝, 硬裝改動有,但錢必須花在刀刃上, 以能提高整體氛圍的小改動為主。
自始至終,不斷惡補裝修知識,堅持自己設計、自己找工人、全程監工,操著這輩子都沒操過的心,做著精細到不能再精細的算計。
最終入住到自己親手布置的家后,看著自己添置的「一磚一瓦」,再回想起裝修中的艱辛,連自己也忍不住調侃兩句, 沒啥大本事,就是花15w裝了一個人見人夸的家。
120㎡的房子不算小,可布局并不完美,而且越是買的精裝的房子,越舍不得拆改。
這里面的抉擇,不僅大橙會遇到,所有買精裝房的人都會遇到。
原戶型
而之所以買精裝房,一方面是所選中的樓盤剛好是精裝,另一方面,精裝房雖然貴一點,也有一種省錢、省事的僥幸心理在。
并且,精裝房里的裝修、配色,稱不上好,但也能滿足大眾口味,對于個別對家居體驗要求高的人,也只需要動小部分拆改就能滿足需求,比如大橙。
進入入戶門,就是玄關。
本身的玄關,是一睹實的玄關柜,雖然保護了家里足夠的隱私,但在美觀度和通透性上都有所欠缺。
大橙覺得,玄關是能給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,也是 歸家后第一感覺體驗的地方,所以從此處開始,就得出彩。
于是將原本的玄關柜拆掉,改用木工板+石膏板,打造成圓弧型帶遮擋性屏風,旁邊搭配長虹玻璃板,隱蔽之中帶一絲絲朦朧。
入戶的右側則是一組L型一門通頂柜子,靠近門的一側沒有做到盡頭。
而是采用夾抽的設計伸出來,既是置物的小層板,又保證了進門處的寬闊,可謂是功能與顏值俱佳。
拐過去的整面墻薄柜,承載著家里雜物的收納重任,全家的雜物,盡收其中,關上門又是一片歲月靜好的模樣。
沒有一點雜物裸露在外的家,看著太治愈了。
沿著玄關往里走, 銜接、延伸出來的就是島台。
大橙說,裝修最不后悔的事,就是做了個這個帶蒸烤箱一體的島台。
沒有獨立的書房,島台就是大橙小兩口的加班,思考之處。
島台下內嵌了蒸烤箱,工作繁忙的時候,半成品的飯菜,放進蒸烤箱稍微處理下,順手就能吃到熱乎的飯菜。
而這整個一體的改動,錯落有致且別具一格,花費不過也就4000多。
原本精裝房的陽台是封閉的, 要說最低成本的出彩,應該沒有什麼比 拱形門能花費小,且貢獻高了吧。
大橙決定拆推拉門,改原戶形埡口,改完之后的陽台,沒有做成常規的晾曬區,而是落地實施成大橙家的小花園。
天堂鳥、針葵、散尾葵等常見的綠植,高低錯落地安排在陽台,為整個家的軟裝增添一絲靈動之氣。
小盆的綠植和多肉,則是用可移動的小推車擺放,能移動的優點,讓它停留在哪里,哪里就是風景,哪里就有生機。
雖然沒有院子,也能圓了自己的小小花園夢。
餐廳的一側白墻,自制一面CD墻,將空白的CD盒用納米膠貼在墻上,旁邊壁掛安裝上CD機,通過NFC連接在手機上,輕輕一碰,就能播放對應的歌曲。
原本簡單的白墻,也能又酷又有特色。
陽台納入客廳后,雖然只增加了幾平米,但在視覺上好像有大平層的即時感。
加之后面半高的島台,與玄關上方空間連成一個整體,視覺上就更為開闊了。
當然,選傢俱也很關鍵。
三口之間,沙發真的不用太大,不用笨重的貴妃榻,簡單的雙人位豆腐塊沙發,外加一個可移動的單人位,足矣!
單人沙發選擇好看輕便的毛毛蟲,偶爾夕陽正好,挪個方向,眼前是美景,背后是溫暖的家,沒有什麼比這讓人覺得愜意的時刻了吧。
茶幾也是一樣,用矮胖的云朵造型小茶幾,不占空間且有裝點空間的功效。
整個客廳的布置,簡單而不失講究。
問大橙,妳家有什麼特別的,她的答案讓人驚訝: 沒有什麼特別的,就是特別好看、特別舒服。
我想這簡單的兩個詞,應該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家。
而我們太多的人,在好看上,容易將目光停留在單品上,最終導致,這些好看的單品聚集在一起,出來的效果并不佳。
究其原因,是缺失整體搭配的協調感。而大橙也怕自己出錯,所以在確定主色調時,她以米、白、原木為基礎色,不光是客廳,臥室、廚房也是如此,為的就是不出錯。
這個搭配法則,對于大家來說,也是很受用的, 家裝確定三個主體色,然后在此基礎上選傢俱,怎麼選都不會出錯。
再就是一些好看的大膽的嘗新。
如果在電視柜旁邊直接擺棵樹太普通,索性就在電視柜里挖個洞,把綠植種在電視柜里。
沒想到設想的一個場景,走進現實里面別具特色。
當然,樹不能是真樹,大橙挑選的是仿真度最高的椿樹,上面鋪上白色的石子,與墻面的白呼應,又靈動又美。
主臥尺寸4.4*3.38,不想因為床要占掉2.2米的距離,壓縮掉整墻衣柜,或者留下一個擁擠的通道。
索性舍棄有床頭床,做了床頭抽縫板背景,然后搭配懸浮床,細節之處盡顯居心,卻把最完美的感受,留給自己。
最初精裝房的衛生間,說實話,不丑,就是印象中所有精裝房的那樣,但是離好看也有點距離。
入住后,大橘和老公自己動手貼了奶白色的瓷磚貼,直接覆蓋在原本瓷磚上就行,小成本小動靜,就給衛生間換了新裝。
現在再看,就是一個超級nice的衛生間。
放眼大橘家,沒有一絲雜亂之處。有人可能會說,表面無雜物是因為拍照時都收起來了。
衣柜
但如果妳打開大橘家的柜子,妳會發現她能做到表里如一,原因是:
一切收納都是服務于人,所做的一切收納行為則應該順應人的習慣進行的。越是精細的收納越能培養人的良好習慣。
廚房常用的小工具,最方便的收納,就是在順手邊,但不能隨便亂放。
所以,廚房煙道管壁,粘貼兩張洞洞板,縱向排掛小工具,整齊有序,又不會占據太多空間。
洞洞板的掛鉤上,搭配兩個小編織籃,日常用的姜、蒜,放在里面剛剛好,又有些許田園之氣。
如果家里沒有煙道管壁,可以將洞洞板掛在燃氣熱水器下面,同樣能解決小工具收納問題,同時,還能遮丑熱水器下面凌亂的管線。
衛生間與廚房不同,台面是個經常漫水的地方,若是將物品直接堆積與台面,則會增加清潔頻率。
舒服的家,應該不為清潔所困擾,因此,常用物品,能上墻則上墻,不常用的物品,則應盡少裸露,同樣收于柜內。
像牙膏這類的不好上墻的物品,要麼選擇牙杯上墻置于牙杯內,沒有使用牙杯習慣的家庭,則可以學習大橘的方法,用小的牙刷架,直接夾起來掛在墻上。
另外,陽台承包了美麗,總有一個要掛衣服的地方,大橘家主衛,剛好是明衛,兼具陽光、通風。
所以,多數衣服用烘干機,少量小件的衣服,則直接掛在衛生間里,所用的工具也很簡單,一個小的折疊架在衛生間墻面粘一個。
用的時候,它是能掛六七件衣服的晾衣架,不用了,折疊起來,貼合墻面,不會占用衛生間空間,平時的大圓環,還是一個毛巾架。
不光是晾衣服,平時洗澡的換洗衣物,掛在這里也很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