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那些冰冷的鐵絲網和欄桿,還有廢棄的豬籠和牢房,沒有人敢大聲喧嘩,甚至咳嗽兩聲都會擔心擾亂了這里的肅穆,破壞了本該有的尊嚴。沒人知道有多少猶太人被納粹趕進了毒氣室。
納粹士兵會讓猶太孩子「洗澡」,然后把無助的孩子送到毒氣室看他們被毒死。毒氣室外孩子的父母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死去。
無論老人還是小孩,哪怕是嬰兒,都難逃死亡的命運。而且德國在二戰期間建了不少集中營,最大的集中營是達豪,關押了20多萬人。根據記錄,有3萬多名受害者,還有許多沒有留下姓名的人。
起初,這個集中營并不大,能容納的戰犯數量有限。然而殘暴的希特勒上台后,開始下令擴軍。所有被關押在這個集中營的人都是反對他的人,還有猶太人。隨著被關押的人越來越多,集中營一再擴建,從最初的4萬人到后來的20多萬人。可想而知擴大了多少。后來,希特勒為了毀滅證據,在集中營里設置了焚化爐,將所有遇難者的尸體填埋起來,燒成灰燼,從而將尸體銷毀。
被關在集中營的囚犯被強迫勞動,最后被毒氣室殘忍地屠殺,然后用火化爐焚燒。現在能看到的只有人皮手套,人發毯等。,承載著這段悲傷的歷史往事。戰后,許多國家創作了關于集中營事跡的電影,以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戰爭帶來的痛苦,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。其中最著名的是獲得第6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《辛德勒的名單》。
電影里,一個很窮的紅衣女孩在被迫害前說的一句話,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。電影里,女孩沒有台詞,沒有名字,最后躺在冰冷的死人堆里。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,這個女孩是有原型的,她的名字是「羅瑪」。
有一天她媽媽被德國兵單獨帶出牢房,小女孩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。她幼小的心靈里可能沒有死亡的概念,以為媽媽只是出去一會兒就回來,就像其他女人一樣。等了很久不見媽媽回來,小女孩開始擔心,恐懼充斥著她的頭腦。她開始抽泣,為了安慰這個可憐的小女孩,附近的一位猶太婦女告訴她,她的母親去她父親那里團聚了,一家人很快就會團聚。
「羅瑪」的母親被納粹士兵帶走后再也沒有回來。大家都知道羅瑪的媽媽應該是被納粹殺害了,但是他們都騙她說媽媽去找爸爸了,他們很快就會回來找你的。」這種事情發生在集中營里。人們早就習慣了,卻又無能為力。他們只能用善意的謊言給孩子們留下最后一絲希望。不知道是因為孩子的天真,還是她的自我安慰。羅瑪永遠相信媽媽會回來找自己。她已經不哭了,經常朝著被帶走的方向,迷迷糊糊地唱著媽媽教的兒歌。
幾天后,德國人把集中營里剩下的猶太人都帶了出來。此時小女孩臉上的喜悅與其他猶太人截然相反,因為她以為自己能看到媽媽了。但是后來,我還是沒有見到媽媽。她哭得很急,很傷心。他們又安慰她。這是一個游戲。叔叔們會把你埋了,等你媽來找你。
話音一落,小女孩化悲痛為歡樂的表情清晰可見,蹦蹦跳跳地跑到德軍面前說:「叔叔,請把我埋淺一點,不然我怕媽媽找不到我」!
士兵會被感動嗎?我不這麼認為。因為這種事情,他們不知道一天要重復多少次。窮人不計其數。一開始,他們可能會心軟。久而久之,他們會變得麻木,仿佛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工具。就在羅瑪即將入土的時候,集中營里發生了意外。場面一度混亂,羅瑪和部分俘虜被猶太民族解救。
二戰快結束時,達豪集中營也解放了,有3萬名囚犯僥幸生還,其中有2500名猶太人,羅瑪就是其中之一。
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《辛德勒的名單》。雖然這部電影以黑白形式展現了整個故事,但值得注意的是,只有一個小女孩是有色的。這個女孩在二戰中有原型,真名叫羅瑪。那個當時幸運得救的女孩。正是因為她被解救,那些罪惡才得以向人們揭示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能活下來真的很不容易,很神奇。或許正是因為片中的紅衣小女孩失去了生命,才能夠給觀眾帶來深刻的印象。也有人表達了不同的感受,認為紅色代表希望,應該設計一個能讓她活下來的結局。